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豆科格木属常绿乔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与多数红木树种同属豆目,与鸡翅木同属苏木科,材质坚硬,结构均匀,纹饰美丽,加上特有的质朴色泽和天然韵致,被誉为“国产红木”。
格木是优良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用材。其在中国用于制作家具的历史与黄花梨、紫檀齐名,故宫博物院、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收藏的岭南古家具多是格木家具。格木不仅是广西三大硬木之一,也是明清家具用材的七大硬木之一,与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
格木属在全世界约有17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大洋洲北部、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仅有格木1种,却有众多的称呼,如铁力木、石盐木、铁木、铁犁木、东京木、斗登凤等。
有“国产红木”美誉
格木在中国古代相当有名,可与印度进口的紫檀媲美。中国原产珍贵硬木中,格木是仅次于海南黄花黎良材。明清时期,虽然盛行南洋进口的酸枝、花梨等优质硬木家具,但质优价廉、久负盛名的格木依旧被看好。格木木材坚硬耐腐,木质在红木国标中的花梨、鸡翅之上。
格木具备了诸多红木特质。其木材强度大,气干密度0.9~1.1g/cm3,硬度高,坚硬如铁。据说格木菜板常常使刀口卷曲,故有铁木之称。格木干燥后不收缩变形,耐水耐腐性极强,是制作名贵家具,造船,建桥,建筑机械的上等良材。心材与边材区别明显,心材较大,呈深红褐色,久置则变黑褐色。心材横切面管孔与薄壁组织构成花纹,形如深海鱼群,又类似鸡翅状花纹,美丽壮观。格木适合作椅、床、沙发、餐桌、书桌等高级仿古家具,车旋及车旋制品,还有楼梯扶手、实木地板等装饰材料。
随着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红木资源枯竭,格木脱颖而出,价格悄然上涨。其心材以重量论价,每立方米价值万元以上,格木制成的家具价格也比较高。
广西深色名贵硬木代表
格木是广西深色名贵硬木的杰出代表。格木家具形制古朴,装饰手法自成一体,韵味敦厚,是明代、清两广家具的杰出代表,其科学性、艺术性可与苏作家具、晋作家具媲美。业内流传着“明代广式家具以广西为代表,清代广式家具以广东为代表”的佳话。广西明代广式家具以格木家具为代表,其中玉林市民间收藏的格木家具数量之多、种类之全、造型之美是广西之最,反映了广西格木家具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独特的价值。
故宫博物院有几件明清格木家具,研究人员一直苦找其“老家”。偶然机会,玉林藏家把“明清铁力木家具鉴赏”大幅挂历寄给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挂历惊动了故宫博物院的古家具和木材专家,胡德生研究员等专家随即到玉林考察。玉林明清格木家具数量繁多、品种齐全,令专家们大开眼界。专家们得出结论:故宫现存格木家具基本来源于广西,在广西生产。
除了家具,广西还现存许多格木古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当属容县真武阁。真武阁建于1573年,比现存的绝大多数明清格木家具还古老。全阁利用杠杆原理把3000条大小格木串连吻合,不用一钉一铆,构成稳固的统一体。至今已有441年历史,始终屹立不倒。此外,合浦县大士阁、隆安惠迪公祠、钦州市刘永福故居、广东肇庆“状元楼”等多处古建筑皆是格木建造,历经数百年,木质仍坚硬无比。
据《广州府志》记载:“广东船舰福船尤大,其坚致也远过之,盖广船乃铁力木所造。”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粤人善操舟,下海风涛多险,其船厚重,多以铁力木为之。”清代《浙江钞关征税银则例·藤漆什物竹木柴炭类》记载,格木每百斤税银叁钱,仅次于紫檀、紫榆,位列第三位。这些记载显示了格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也体现了格木在两广用材中的地位和价值。
容县县底镇,格木之乡
广西是格木的主产区,靖西、昭平、梧州、藤县、武鸣、贵港、平南、桂平、陆川、博白、容县、北流、龙州、合浦、钦州等地均有分布,以容县、武鸣、博白最为常见。广东、福建、浙江和台湾等地也有分布,包括越南。
容县县底镇被誉为“格木之乡”。全镇20个村都有格木,共2000多株,成林500多株。其中旺黎村有一片约30亩保护完好的野生格木林。林中300 多年的格木有28株,最大直径1米,高度达25.7米,全国罕见。
树冠苍绿,可做四旁绿化树种
格木是广西深色名贵硬木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在广西推广种植。另外,格木树冠苍绿荫浓,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可作“四旁”绿化种植。
格木喜温暖、湿润,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的湿润型气候区。幼苗、幼树不耐寒,大树耐寒性强。喜欢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在低山丘陵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生长迅速。
(来源:华南林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