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楠:历代帝王御用首选之材
2023-11-14

闽楠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属易危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独有珍贵树种,又称楠木、金丝楠木、兴安楠木。其树干高大挺拔、圆满通直,树高可达30米以上,材质结构细密,耐腐性能好,经久耐用。它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浙江、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在广西北部、东北部、东部及金秀县、武鸣县均有分布,多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中华第一材”

闽楠是高档家具、精致器具、上等建筑及棺木的良材,与樟、梓、稠并称“江南四大名木”,楠木被冠其首,被誉为“中华第一材”。历代封建帝王修建宫殿和陵寝,往往以闽楠为首选之材。

闽楠商品材产量高,价值极高。其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属金丝楠木的上等材。金丝楠木被誉为“帝王之木”,是历代皇家御用之材。

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棱恩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制建筑大殿之一。北京故宫现存的许多上乘古建筑多以楠木构建,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知名建筑。天安门城楼的木质全部采用南方产的楠木。



木材耐腐而不易反翘开裂,加工容易,是上等建筑、家具、造船及工艺雕刻的良材。广泛用于建筑的窗扇、隔段、墙板以及漆木家具。楠木家具在清代宫殿陈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精品“金丝楠木”最常见树种

闽楠是楠木分布最广、生长最快、出材量最高的树种,也是精品“金丝楠木”最常见的树种。其木质坚硬耐腐,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

闽楠树干通直,木纹有金丝,色泽强亮,光滑美观,木材不上漆,也越用越光亮。闽楠木材管孔小、射线细,为散孔材,边心材区别不明显,呈黄褐色,径面有轴向薄壁组织围管状的射线斑纹,生长轮明显,宽度略均匀,每厘米3~9轮。

闽楠木材带有幽香味的香气,不同于樟树刺鼻的樟脑气味。据民间木材加工商反映,闽楠木屑制成的枕头有益睡眠,闽楠木碗在盛夏常温下装的粥,三天不会变味。图片

寿木之王,耐腐不蛀虫

楠木耐腐、不蛀虫,常常是棺材的首选用材,有“寿木之王”的美誉。《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据广西考古发现,桂林、全州、象州、武宣、柳江、融安、凌云、隆安、龙州、宁明、扶绥、大新、南丹、河池、宜州等地崖棺葬普遍是闽楠棺材。

广西闽楠古树

广西最大的闽楠单片纯林在富川县朝东镇蚌贝村。面积8.8公顷,有闽楠约4000多株,最大的一株胸径为101厘米,树高为42.8米,树龄为800多年。

兴安县严关镇清水村也有一片天然闽楠林。林中大多是挺直高大的闽楠老树,有的树高40多米,胸径达到80厘米。

广西首推规模种植的乡土珍贵树种

闽楠是近年中国规模推广造林树种,也是广西首推规模种植的乡土珍贵树种。其根部有较强的萌蘖力,生长快,价值高,十分适合规模造林。

闽楠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力较强,能耐零下8℃极端低温。耐荫不耐旱,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间歇性水浸,适生于山谷、半阳坡山腰中下部,在山脊或山顶生长不良。

闽楠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长缓慢,60~70年生后达到生长旺盛期,人工栽植10年生树高约8米。目前,闽楠在柳州、桂林、贺州等地栽培,幼年生长与杉木相当,8年后树高、胸径及材积超过杉木。

(来源:华南林业知识)

推荐资讯

点击刷新

热门标签

点击刷新
森林康养
自然科普
基地
油茶
科普
互叶白千层
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
研学
广西俊茂生态园森林人家
红木
松树,有害生物
DD
肉桂
古茶树
广西景点
岗松
桐棉松
台湾桤木
蓝花楹
伪装者,棱皮树蛙
无患子
监测、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