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披绿色光泽羽衣,翼展可达1.5米
2024-03-01

黑鹳(Ciconia nigra)是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它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身居山林,很似一个潇洒出尘的隐士。近年来黑鹳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减少,目前仅存约2000只左右。在我国黑鹳是非常罕见的濒危物种,已经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体色鲜艳夺目

成年黑鹳体长达95~120cm,翼展长达145~155cm,体重2.5~3.5kg,比同属鹳形目的大白鹭、苍鹭之类比起来还要大上一号。

黑鹳成鸟的嘴为红色,长而直的大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眼周裸露的皮肤和脚亦为红色。从头部、颈部到上体、上胸、尾巴均为黑色,黑色中又会随着观察角度和光线照射角度的不同,呈现出辉亮的绿色光泽。背部、肩部和飞羽均具有紫色和青铜色光泽,胸亦有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是白色的。长长的跗趾是鲜红色,胫下部裸出是虹膜褐色或为黑色。

和色彩鲜艳夺目的成鸟相比,黑鹳幼鸟和亚成鸟的羽色相对黯淡一些。

捕食效率极高

黑鹳喜欢生活在开阔僻静的森林、灌丛草坡、河谷沼泽、高山峡谷、农田丘陵、浅水湿地等地。主要捕食鲫鱼、条鳅、泥鳅、草鱼等小型鱼类,以及青蛙、河蚌、螺、蝼蛄、蟋蟀、小蛇和甲壳动物等其它食物。

在寒冷的大冬季里,黑鹳会聚集成3~30只左右的小群,一起觅食、停歇、休憩并过夜。每天天还没亮,黑鹳就会集群外出觅食,傍晚夜幕降临才集群飞回夜宿地。黑鹳对觅食地要求较高,通常在人为干扰较少,食物比较丰盛,水质能清澈见底,水深一般为5~40cm,冬季不能结冰,且有一定植被盖度的灌丛湿地、河漫滩、鱼塘、水库、湖泡沼泽等地。它们觅食会按照一些较为固定的路线活动,范围可以达数公里远。

由于黑鹳体型比较大、捕食效率较高,每天只需3~5个小时的捕食就可以满足一天所需的能量,其余时间常单脚或双脚站立在水边沙滩上,用长长的嘴梳理羽毛,或是一动不动的缩着脖子长久地站在水中。



幼鸟时就是个吃货

黑鹳主要在亚欧大陆北部繁殖,大约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每年3月左右,黑鹳从越冬地迁徙来到繁殖地。黑鹳筑巢时会根据栖息地的环境,搭建出不同繁殖巢,如树洞巢、树状巢、森林地巢等。

黑鹳每窝产3~6枚椭圆形、乳白色的卵,卵常7厘米左右,重量约80g左右。黑鹳在产下第一枚卵后就开始孵化,雌雄轮流卧巢,但主要由雌鸟来承担,雄鸟每天除了几次外出觅食外,其余时间均站在雌鸟的身边守护。到了孵卵的中期,雄鸟也有时替换雌鸟孵化,以便雌鸟出外活动、觅食。

经过31~34天的孵化,幼鸟出壳了。刚啄壳而出的幼鸟非常孱弱,全身仅被稀疏的白色绒毛,眼睛半睁,行动相对缓慢,成鸟会向外呕吐嗉囊内半消化的小鱼哺喂幼鸟,别看幼鸟体型弱小,但食量惊人,一次可以吞进6~7只小鱼,每天需要喂食6~8次才能填饱它们的胃。经过65~70天的喂食,幼鸟逐渐长大并有飞翔能力。孵化75天后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仍归巢栖息,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范围内活动。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

迁徙时喜欢和猛禽伴飞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在俄罗斯东部和我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徙到我国的长江以南越冬,如山西、河南、陕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长江中下游和台湾等地。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

它的迁徙主要在白天,常结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主要依靠两翅进行鼓翼飞行,有时也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9月下旬至10月初便开始往南迁移,来年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在欧洲繁殖和西亚繁殖的黑鹳迁徙距离较长,从5500公里至7000公里不等,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繁殖的黑鹳,迁徙距离较短,在100~2000公里不等。黑鹳迁徙时喜欢和猛禽伴飞,飞行高度在500米以下,每天迁徙距离30~500公里不等。



黑鹳生存状况

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沼泽湿地被开垦、环境污染和恶化等,致使黑鹳的主要食物来源减少了,加之人类的干扰和非法狩猎,加剧了黑鹳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减少。

黑鹳的繁殖成功率相对较低。相关研究表明,黑鹳三年才能达到性成熟,繁殖成功率只有1.67%。也就是说一年大约抚育成功1.67只幼鸟,这就导致其种群数量难以快速增加。此外,每年两次的长途迁徙,都会让40%~60%的黑鹳在这一过程中殒命。

黑鹳曾经是广西分布范围最广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区各地级市均有分布,从桂北全州到广西最南部的涠洲岛均有黑鹳踪迹。但近年来,在广西见到黑鹳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只有保护并恢复其繁殖、越冬的栖息环境,严厉打击迁徙季的捕猎盗猎行为,才能让黑鹳能长久与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

(来源:华南林业知识)

推荐资讯

点击刷新

热门标签

点击刷新
森林康养
自然科普
基地
油茶
科普
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
研学
广西俊茂生态园森林人家
红木
松树,有害生物
DD
古茶树
肉桂
广西景点
岗松
桐棉松
台湾桤木
互叶白千层
扣树,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