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雀鹛: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鸟类
2024-05-06

金额雀鹛小档案

名称:金额雀鹛(Alcippe variegaticeps)

科属:莺科,雀鹛属

生存现状:全球性易危  

迁徙规律:额雀鹛属留鸟,无迁徙越冬行为。

平均代长:3~4年。

分布范围:我国四川中部峨眉、峨边、南部马边和屏山以及广西瑶山和龙胜等地,国外未见分布。

金额雀鹛被发现时间,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1929年,中山大学的任国荣教授与其团队第三次前往人迹罕至的广西大瑶山地区,获得鸟类标本170余种。经过国内外多方研究鉴定,证明其中7种为中国的鸟类新种,刷新中国鸟类学界的新纪录。

1932年,任国荣教授的著作《中国鸟类丛书(第三集)——广西瑶山鸟类之研究续集》出版发行,书中正式命名该鸟类物种为金额雀鹛,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鸟类。

金额雀鹛体型略小,色彩鲜艳。髭纹黑色,前顶冠金色。头顶具黑白色细纹,接后顶冠及颈背的皮黄色纵纹。显著的白色眼斑延伸至头后。虹膜深褐,嘴褐色,脚橘黄。喉白,下体其余部分沾灰。翼黑而肩白,初级飞羽的黄色羽缘成两道翼纹。尾灰,尾缘黄色。

其叫声多为单音的叫声,群鸟作吵嚷的示警叽喳声。

金额雀鹛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通常栖息在海拔700~2000米的热带、亚热带有大量的灌木和竹子生长的湿润山地阔叶林,成对或成群活动。

金额雀鹛多单独或成群在树丛或林下灌丛中活动和觅食,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金额雀鹛的分布范围约为15500平方千米,看似十分广阔,但实际属地区性偶见鸟。据已知的记录、丰富度和范围大小等数据初步评估,金额雀鹛在全球范围内(即中国)目前的种群数量约有2500~10000只成熟个体,广西约有1800~6500只。

近些年,观鸟爱好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金额雀鹛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这些追寻者中既有国内的观鸟爱好者,也有来自其他各国的专业或业余人士。

从观察记录来看,金额雀鹛仅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四川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有分布,属地区性偶见。

目前,受栖息地破碎化的影响,金额雀鹛在各地现存的种群数量均较少,各个种群间分布较为分散,加大了种群间交流的难度,最终导致这种鸟类在野外并不常见。

金额雀鹛与其他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同,它既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没有进入《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

但是,金额雀鹛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名录评为VU(全球性易危)物种)。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金额雀鹛被列入其中。

(来源:华南林业知识)

推荐资讯

点击刷新

热门标签

点击刷新
森林康养
自然科普
基地
油茶
科普
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度假
研学
广西俊茂生态园森林人家
红木
松树,有害生物
DD
古茶树
肉桂
广西景点
岗松
桐棉松
台湾桤木
互叶白千层
森林康养 良凤江
广西资源县八角寨森林体验基地
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西森林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冬篇】红色足迹康养之旅